滴滴品茶app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初中生一小时50元

学校篇 | 当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如何教育引导?
  • 发布人:Lisijin
  • 时间:2024-11-03
  • 点击:9
  • 来源:

  (1)改善环境。包括改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目的是给孤独症儿童提供一个充满安全感、关爱和温暖的环境,避免冲突的发生。(2)树立示范对象。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教师树立一个可供孤独症儿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帮助他矫正攻击性行为。可以安排一个性格温和而且相对喜欢该名孤独症儿童的同伴做同桌,课外活动的时候也结成一组。此外,如果发现孤独症儿童能够在提示下停止攻击性行为,则给予大力表扬或奖励使之强化。(3)消退促进攻击的因素。当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采用提醒、共情、制止、劝导、转移注意等方法,但是要始终有教师陪伴,令他不能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离开集体独处的目的。(4)正向行为支持法强化良好行为。首先确定良好行为,即在提醒或不提醒的情况下,孤独症儿童能够停止攻击性行为。按照社会性偏好物,如鼓掌、表扬、竖大拇指等。在矫正初期用偏好物作为提醒和鼓励孤独症儿童的措施,即使没有做到也不批评,甚至在抢同学玩具的时候教师也会说“你是想和同学一起玩吧”,贴好的“标签”,达到暗示的效果。而在中后期偏好物则作为良好行为之后的奖励,体会到快乐的情绪,需循序渐进,使好的行为习惯化,达到矫正问题行为的目的。


文章摘自:泉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