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品茶app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初中生一小时50元

遇见融合,与爱同行——讲述我的特教故事
  • 发布人:qzxxgw
  • 时间:2024-06-28
  • 点击:1527
  • 来源:

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雯昕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拥有聪敏的耳朵,却常常聪耳不闻;他们拥有明亮的眼睛,却对很多事情视而不见;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但人生而不同,却也可以各自精彩。2022年,对我个人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大学毕业,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有幸进入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这片热土,踏入人生新的阶段,开启了充满希望的融合教育之路。

微信图片_20240628163108.jpg

小龙是我们班的一位孤独症幼儿,也是我作为新教师参加工作遇见的第一颗“小星星”。他,孤独却耀眼,敏感却善良。在一阶段的相处陪伴中,小龙暴露出了一个又一个小问题——行为刻板、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等,这些都在指引我不断地思考:在幼儿园,像这样的特需幼儿应该如何生存?如何与同伴学习、游戏?作为教师又应该怎样提供支持、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在这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学习并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让我逐渐理解即使“异”路,也能与爱同行。

用听用心用关注了解心结

作为一名融合教育教师,我始终都坚信只有充分关注特需幼儿,才能足够了解他,读懂他内心的想法,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意识。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走进教室我都轻声地和他问好,小龙会一边跑一边说:“老师早上好。”当我想要和他进行对话时,小龙的眼睛已经追随到电子白板上的加分板。做早操时,小龙站在原地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当我走进给予语言提示时,小龙会跟着前面的孩子做动作但持续时间不久又会站在原地发呆。回到教室的小龙又很兴奋,在教室里大笑并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当我对小龙说:“请小龙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小龙会看着我说:“我不要!”集中活动时,小龙会将身体侧坐,有时眼睛注视着窗外,有时将手举起来兴奋地数着手指。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小龙则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我认真分析小龙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康复教师共同探讨协商,制定出了小龙的班级融合支持计划。

微信图片_20240628163032_副本.jpg

共学共助用关照干预心结

在孤独症幼儿的教育中,环境支持有着重要意义,期初在融合主任的培训指导下,我与班主任一起协商班级结构化环境的创设,并设置了小龙的个人工作系统,以小龙易于理解的方式建立了“我应该在哪里、我要去哪里上课、在这里我要做什么活动、我要做多长时间和多少任务、我如何知道完成任务的进展、下一步我要做什么”的图文活动流程表,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增加专注行为从而减少焦虑感引发的问题行为。同时在几种教学设计中,会根据小龙的能力水平制定个别化目标,给予个别化支持,例如使用任务卡、视觉提示、语言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小龙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除了物理环境的支持,人文支持也很重要,比如在班级引导幼儿形成友善、互助的同伴关系。孩子是“真实透明”的,他们喜欢谁、不喜欢谁都会真实地表现出来,让特需幼儿真正融入班级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善于引导,普通幼儿不会坚持长时间地主动与特需幼儿一起游戏,这或许不是因为他们歧视特需幼儿,而是特需幼儿无论在语言表达、思维水平还是运动能力等方面,都与普通幼儿存在差距,孩子们选择与自己有共同语言和相似能力的伙伴也是正常的表现。因此要唤醒普通幼儿对特需幼儿的情感,引导普通幼儿理解、包容和帮助特需幼儿。期初我让班里其他幼儿发掘自己和其他小伙伴的优点,在与小龙结对成为融合伙伴的孩子在互动中发现了小龙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小龙认识许多汉字,他们可以和小龙共读绘本;小龙很会下飞行棋,每到区域活动时间,他们会相邀玩一盘;小龙跳绳很有方法,他们来一场PK……能被同伴关注、关照,甚至被夸赞,让经常自己一个人玩的小龙感受到难得的友好,渐渐地小龙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而坐立不安、到处乱跑,而且班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愿意与小龙互动,比如和小龙一起做值日、玩飞行棋、看书、户外活动……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

微信图片_20240628163105_副本.jpg

同心同力用关爱打开心结

“携手共建合作共赢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所谓“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形成的集体。家园同心同力的合作亦是如此。由于特需幼儿的身心方面存在问题,许多任务单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家园共同体,努力帮助幼儿实现个人成长的最大化。

在幼儿园,我不断地引导,努力让班里幼儿发掘自己和其他小伙伴的优点,这其中包括小龙。同时,我还在小龙的融合交流群反馈他的融合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小龙在幼儿园的表现与进步,与家长交换信息后还与之分享我的方法,这样就能让小龙在家园共有的关爱体验中无缝衔接,更有助于小龙正向行为的建立与心境的改善。

扬长扬善用关键融合心结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敏锐的洞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即使学生最细微的表现,都不应该逃过老师的眼睛。每个孩子总有他独特的长处,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尽可能做到长善救失。用“关键”之处迁移全面,帮助特需幼儿有个性地发挥个体价值。通过对小龙的观察,我发现他对文字和拼音非常感兴趣,于是在准备教学课件时我都会加以拼音文字的注释,在准备个别化操作材料时也会加上文字和拼音。当小龙在课上正确回答问题后,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就这样一步一步,小龙举手的次数多了,也更有自信了。甚至在之后的日子里,小龙还能在小组阅读时帮助小伙伴读出图画书中不认识的文字。后来我还发现小龙在跳绳和唱歌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不仅在运动会中获得了奖状而且还大胆地在大家面前唱歌,这时的他,不再是孤独的鸟儿,而是能展起美丽翅膀的鸟儿!

当我踏上融合教育这条路后,我不断地从专业培训学习、实践积累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在不同的特需幼儿身上,又会刷新我对专业知识以外的认知,推动着我不断学习,以更好地支持更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多元的关怀和支持背后藏着多元的爱与温暖,遇见小龙之后,我深知生命因差异而精彩,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